台灣位處地震帶,頻繁的地震總是讓人提心吊膽。別再只是祈禱地震不要來,更重要的是做好萬全準備!這篇文章將告訴你地震後必看的居家安全設計5招,從家具固定到緊急避難包準備,讓你不再害怕地震,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檢查房屋結構安全:震後第一步
地震過後,第一件事絕對是檢查房屋結構安全!別只是看看牆壁有沒有裂痕,更要仔細檢查樑柱、承重牆等重要結構。如果發現明顯的裂縫、傾斜,甚至鋼筋外露,千萬別掉以輕心,務必盡快請專業結構技師進行鑑定。結構安全攸關全家人的性命,切勿自行判斷。另外,也要檢查水管、瓦斯管線是否受損,如有洩漏立即關閉總開關,並請專業人員處理,避免發生二次災害。
房屋結構的安全性評估,不僅僅是表面的觀察,更需要深入了解地基、土壤液化等潛在風險。建議可以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地震風險評估,了解自家房屋的抗震能力,並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必要的補強工程。此外,平時就要了解地震保險的相關資訊,為房屋安全多一份保障。
家具固定與防倒塌:降低受傷風險
地震發生時,最容易造成傷害的就是傾倒的家具!尤其是高櫃、書櫃、電視櫃等,一定要做好固定。可以使用L型固定架將家具鎖在牆上,或是利用防震墊、止滑墊來增加家具的穩定性。對於較重的物品,盡量放置在較低的層架上,避免重心過高而容易傾倒。此外,玻璃製品、易碎物品也應收納在櫃子裡,並加裝防開鎖扣,防止地震時掉落。
除了固定家具,也要注意逃生路線的暢通。避免在逃生路徑上堆放雜物,確保地震發生時可以快速、安全地逃離。平時可以和家人一起演練地震避難路線,並確認家中所有成員都知道緊急集合地點,以便在地震後能迅速會合。
緊急避難包準備:關鍵時刻救命
地震發生後,可能會有停水、停電的情況,甚至需要撤離到安全地點。因此,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非常重要!避難包內應包含:
物品 | 數量 | 備註 |
---|---|---|
飲用水 | 每人3公升 | 至少可維持3天 |
乾糧 | 3天份 | 如餅乾、泡麵、巧克力等 |
急救包 | 1個 | 含OK繃、紗布、優碘、止痛藥等 |
手電筒 | 1個 | 含備用電池 |
收音機 | 1個 | 可接收緊急訊息 |
哨子 | 1個 | 可呼救 |
保暖衣物 | 1套 | 輕便易攜帶 |
衛生用品 | 適量 | 如衛生紙、濕紙巾、毛巾等 |
身分證件影本 | 1份 | 重要證件備份 |
現金 | 適量 | 以備不時之需 |
除了上述物品,還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增加常用藥品、嬰兒用品、寵物用品等。定期檢查避難包內的物品,確保食品未過期、電池電力充足。將避難包放置在隨手可得的地方,例如玄關、床邊等,以便在地震發生時能迅速取用。
強化玻璃與門窗:防止碎片飛散
地震發生時,玻璃破裂容易造成割傷。可以考慮在玻璃上貼防爆膜,增加玻璃的強度,即使破裂也不會四處飛散。另外,也可以更換為強化玻璃,其抗壓性、耐衝擊性都比一般玻璃更強。對於老舊的門窗,可以加裝防震鎖扣,防止門窗在地震時鬆脫。
除了強化玻璃,也要注意窗邊的物品。避免在窗邊放置重物或易碎物品,防止地震時掉落傷人。如果家中有陽台,可以加裝安全護網,防止物品掉落砸傷路人。平時也要定期檢查門窗的結構,確保其穩固性。
選購耐震建材與家具:從源頭提升安全
如果正在裝修或添購新家具,可以考慮選用耐震建材與耐震家具。例如,選用具備防震結構的系統櫃、使用輕質建材來降低房屋的負擔。在選購家具時,可以注意是否有通過耐震測試,確保其在地震時不易傾倒、損壞。此外,也可以諮詢專業設計師,請他們在居家設計中融入防震概念,從源頭提升房屋的安全性。
除了選購耐震建材與家具,也要注意施工品質。選擇有信譽的營造廠與施工團隊,確保施工過程符合相關規範。在裝修過程中,可以主動了解房屋的結構設計,並與設計師、施工團隊溝通,確保房屋的安全性符合自己的需求。
❓常見問題FAQ
地震發生時,我應該躲在哪裡最安全?
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並迅速找到掩護。最安全的地點是堅固的桌子下、牆角或柱子旁。遠離窗戶、玻璃、吊燈等容易掉落的物品。如果在戶外,應遠離建築物、電線桿等,到空曠的地方蹲下。保護頭部和頸部,直到地震停止。地震結束後,再評估周圍環境的安全性,並根據情況採取適當的行動。切記,不要慌張,冷靜應對才能提高生存機率。
我家是老房子,可以做什麼補強來增加抗震能力?
老房子的抗震能力通常較弱,因此進行補強非常重要。常見的補強方式包括:加強樑柱、增加剪力牆、地基改良等。建議可以委託專業結構技師進行評估,並根據房屋的具體情況制定補強方案。補強工程可能需要一定的費用,但為了保障全家人的安全,這是非常值得的投資。政府也有提供老屋耐震補強的相關補助,可以多加利用。此外,平時也要注意房屋的維護,定期檢查結構,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修繕。
緊急避難包應該多久檢查一次?
緊急避難包的檢查頻率建議至少每半年一次,最好是每三個月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包括:食品是否過期、飲用水是否變質、電池是否電力充足、急救用品是否齊全等。對於過期的食品、變質的飲用水,應及時更換。電池電力不足時,應更換新電池。急救用品若有缺損,應盡快補充。此外,也可以根據季節變化,調整避難包內的物品。例如,冬天可以增加保暖衣物,夏天可以增加防蚊用品。定期檢查避難包,確保其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
地震雖然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透過居家安全設計,將風險降到最低。現在就開始行動,檢查房屋結構、固定家具、準備緊急避難包,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一個更安全的家吧!
別忘了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家人和朋友,一起提升防災意識!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地震防災的資訊,可以參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https://www.ncdr.nat.gov.tw/),他們提供許多實用的防災知識和資源。(推薦原因:官方機構,提供正確且專業的防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