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裝潢超後悔!設計師絕對不會告訴你的 5 個坑

好不容易買了新房,裝潢下去才發現根本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別懷疑,你不是一個人!裝潢真的是一門大學問,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坑。很多眉角設計師可能不會主動跟你說,等到出事了才後悔莫及。今天就來分享 5 個裝潢後悔案例,幫你避開這些雷區,打造夢想中的家!

😱 坑一:收納空間規劃不足,入住後雜物堆積如山

很多人在裝潢時,只顧著美觀,忽略了收納的重要性。等到入住後,才發現東西根本沒地方放,家裡變得亂七八糟。尤其是小坪數的房子,收納空間更要斤斤計較。像是玄關鞋櫃、臥室衣櫃、廚房櫥櫃等等,都要事先規劃好,預留足夠的空間。建議可以多利用牆面空間,例如做層板、吊櫃等等,增加收納的垂直空間。另外,也要考慮到未來可能增加的物品,預留一些彈性空間,才不會到時候後悔莫及。

此外,收納空間的設計也要符合你的生活習慣。例如,如果你有很多書籍,就要規劃足夠的書櫃空間;如果你喜歡烹飪,就要規劃足夠的廚房收納空間。最好可以在裝潢前,先盤點一下自己的物品,了解自己的收納需求,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收納規劃。

🛠️ 坑二:插座位置沒規劃好,延長線滿天飛

插座絕對是裝潢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之一。很多人都是等到入住後,才發現插座不夠用,或是位置不對,只能靠延長線來解決。但延長線不僅不美觀,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所以在裝潢前,一定要仔細規劃插座的位置和數量。可以先列出家裡所有需要用到電器的位置,例如電視、冰箱、烤箱、檯燈、手機充電器等等,然後根據這些位置來規劃插座。

客廳的插座可以多一點,因為客廳是家人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電器使用最頻繁的地方。臥室的插座除了床頭櫃的檯燈、手機充電器之外,也要考慮到冬天可能會用到的電熱毯。廚房的插座更要多加注意,因為廚房電器非常多,而且有些電器的功率比較大,需要用到專用的插座。另外,也要考慮到未來可能會增加的電器,預留一些備用的插座,才不會到時候不夠用。

區域 建議插座數量 注意事項
客廳 8-10 個 電視牆、沙發兩側、玄關
臥室 6-8 個 床頭櫃兩側、化妝台、書桌
廚房 8-12 個 流理台上方、下方、電器櫃
浴室 2-4 個 洗手台旁、馬桶旁 (若有免治馬桶)

🎨 坑三:顏色搭配不協調,視覺效果大打折扣

顏色搭配是裝潢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好的顏色搭配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舒適、更美觀。但如果顏色搭配不協調,就會讓視覺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讓人感到不舒服。很多人在裝潢時,只憑自己的感覺來選擇顏色,沒有考慮到整體的搭配效果。例如,使用了過於鮮豔的顏色,或是使用了過多的顏色,都會讓空間看起來很雜亂。

建議在裝潢前,可以先參考一些室內設計的雜誌或網站,了解一些顏色搭配的技巧。也可以請教設計師的意見,讓他們根據你的喜好和空間的特性,來提供一些專業的建議。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安全和百搭的颜色,例如白色、米色、灰色等等。这些颜色可以作为基底色,再搭配一些亮色的点缀,让空间看起来更有活力。另外,也要注意颜色的比例,避免使用过多的亮色,以免造成视觉疲劳。空間配色真的是很重要!

💡 坑四:採光照明不足,白天也像晚上

採光和照明是裝潢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好的採光和照明可以讓空間看起來更明亮、更舒適。但如果採光不足,或是照明不夠,就會讓空間看起來很陰暗,甚至讓人感到壓抑。很多人在裝潢時,只注重燈具的款式和造型,忽略了燈光的亮度和色溫。例如,使用了過於昏暗的燈光,或是使用了過於刺眼的燈光,都會影響空間的舒適度。

建議在裝潢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家裡的採光狀況,看看哪些地方的採光比較好,哪些地方的採光比較差。然後根據不同的區域,來選擇不同的燈具。例如,客廳可以使用亮度比較高的燈具,例如吊燈、吸頂燈等等,來增加空間的亮度。臥室可以使用亮度比較低的燈具,例如檯燈、壁燈等等,來營造溫馨的氛圍。廚房和浴室的燈具則要選擇防水防潮的燈具,以確保安全。此外,也要注意燈光的色溫,一般来说,暖色系的燈光比较适合卧室和客厅,冷色系的燈光比较适合厨房和浴室。燈光設計真的很重要!

💸 坑五:為了省錢,犧牲了品質

裝潢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很多人為了省錢,會選擇比較便宜的材料或施工團隊。但這樣做往往會犧牲了品質,導致日後出現各種問題,例如油漆脫落、瓷磚裂開、水管漏水等等。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居住的舒適度,還可能需要花更多的錢來維修。所以,在裝潢時,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犧牲了品質。

建議在裝潢前,可以先做好預算規劃,了解一下各種材料和施工的價格。然後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和施工團隊。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性價比比較高的品牌,例如一些國內的大品牌,或是歐美的一些二線品牌。在選擇施工團隊時,一定要選擇有信譽、有經驗的團隊,最好可以參考一下他們的過往案例,或是詢問一下其他人的評價。此外,也要簽訂詳細的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避免日後出現糾紛。裝潢預算絕對不能省!

❓ 常見問題FAQ

Q1:找設計師比較好還是自己發包比較省錢?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取決於你的預算、時間和專業知識。找設計師的好處是可以省下時間和精力,並且可以得到專業的建議和設計。但找設計師的費用也比較高,通常會佔總預算的 10%-20%。如果你的預算比較有限,或是對裝潢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考慮自己發包。自己發包的好處是可以省下設計費,並且可以更自由地掌控裝潢的過程。但自己發包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並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例如材料的選擇、施工的流程等等。總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Q2:裝潢前需要做哪些功課?

裝潢前需要做的功課有很多,包括:1. 確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風格,需要哪些功能,以及預算有多少。2. 收集資料:參考室內設計雜誌、網站、部落格等等,了解最新的裝潢趨勢和技巧。3. 尋找設計師或施工團隊:選擇有信譽、有經驗的設計師或施工團隊,最好可以參考一下他們的過往案例,或是詢問一下其他人的評價。4. 簽訂詳細的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避免日後出現糾紛。5. 了解施工流程:了解裝潢的流程,例如拆除、水電、泥作、油漆等等,以便更好地掌握進度。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避免裝潢過程中出現問題。

Q3:裝潢後如何驗收?

裝潢後的驗收非常重要,可以確保施工品質是否符合你的要求。驗收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1. 檢查水電:檢查水管是否有漏水,電線是否有短路。2. 檢查泥作:檢查牆面是否平整,瓷磚是否貼合。3. 檢查油漆:檢查油漆是否均勻,是否有掉漆或裂痕。4. 檢查木工:檢查木作是否牢固,是否有變形或開裂。5. 檢查五金:檢查五金是否正常運作,是否有生鏽或損壞。如果在驗收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一定要及時向設計師或施工團隊提出,並要求他們進行修復。仔細驗收,才能確保裝潢品質,住得安心。

希望這些建議對你有所幫助!裝潢真的是一門大學問,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只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避開這些雷區,相信你一定可以打造出夢想中的家!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家人!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裝潢經驗或心得喔!想了解更多室內設計技巧,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內容行銷範例網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