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居家檢查!這幾點沒注意小心破財

地震後居家檢查!這幾點沒注意小心破財

地震過後,除了驚魂未定,更重要的是仔細檢查家裡的狀況!別以為沒看到明顯裂痕就沒事,很多隱藏的危機往往才是破財的元兇。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你,地震後居家檢查有哪些重點,讓你及早發現問題,避免更大的損失,守住你的荷包!

房屋結構安全檢查:地基、樑柱、牆面一個都不能放過

地震對房屋結構的影響,往往不是肉眼就能完全看穿的。首先,要仔細檢查地基有沒有出現沉陷、傾斜或裂縫。這些都可能是地基受損的警訊,嚴重的話會影響到整個房屋的穩定性。接著,檢查房屋的樑柱,特別是轉角處,看看有沒有出現裂縫、鋼筋外露或是混凝土剝落的情況。樑柱是房屋的主要支撐結構,一旦受損,後果不堪設想。還有,牆面也是檢查的重點,注意是否有45度角的交叉裂縫,這通常是結構受損的徵兆,代表房屋正在承受過大的壓力。

除了目測,還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輔助檢查。例如,用水平儀檢查地面或牆面是否傾斜,用捲尺測量裂縫的寬度,如果裂縫寬度超過0.3毫米,就需要特別注意。更重要的是,如果發現任何可疑的狀況,千萬不要自行處理,一定要尋求專業的結構技師土木技師協助,進行更詳細的評估和修繕建議。畢竟,房屋安全不是開玩笑的,專業的判斷才能確保你的居住安全,避免後續更大的房屋修繕費用。

另外,也要注意房屋周圍的環境。看看附近是否有山坡地、擋土牆,這些都可能因為地震而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到你的房屋安全。定期檢查並維護周圍環境,也是保護房屋的重要一環。

水電管線安全檢查:漏水、漏電是無形的隱形殺手

地震除了可能造成房屋結構的損害,對水電管線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首先,檢查水管有沒有漏水的情況。可以從浴室、廚房、陽台等用水量大的地方開始檢查,看看地面、牆面有沒有潮濕或積水的情況。特別注意水管接頭處,這些地方比較容易因為地震而鬆動或破裂。如果發現漏水,要立即關閉總水閥,並請專業的水電師傅來維修,避免浪費水資源,更重要的是防止漏水導致房屋結構受損,或是造成鄰居的困擾。

除了水管,電線的安全更是不容忽視。地震可能造成電線短路、接觸不良,甚至引發火災。檢查插座、開關是否有鬆動或損壞的情況,聞聞看有沒有燒焦的味道。如果發現任何異狀,要立即關閉總電源,並請專業的電氣工程師來檢查。千萬不要自行拆解或修理電器,以免發生觸電的危險。此外,也可以考慮安裝漏電斷路器,在發生漏電時能夠自動斷電,增加居家安全。電線老舊或是配置不當,都是地震後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定期檢查電線,可以有效降低觸電風險火災風險

瓦斯管線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聞聞看有沒有瓦斯洩漏的味道,如果有的話,要立即打開窗戶,保持空氣流通,並關閉瓦斯總開關,盡速離開現場,並打電話給瓦斯公司處理。千萬不要使用任何電器,以免產生火花引發爆炸。

居家物品安全檢查:家具、家電固定好,不怕地震來搗亂

地震時,除了房屋結構和水電管線的安全,居家物品的固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想想看,地震來襲時,書櫃倒塌、電視掉落,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傷害。因此,平時就要做好居家物品的固定工作。將大型家具,例如書櫃、衣櫃、電視櫃等,用L型角鐵或防倒塌固定器固定在牆上。家電,例如電視、冰箱、洗衣機等,也要用固定帶或防滑墊固定好,避免地震時傾倒或滑動。尤其是住在高樓層的住戶,更要特別注意居家物品的固定,因為高樓層的搖晃程度通常比較大。

除了大型家具和家電,也要注意高處物品的擺放。不要在床頭或沙發上方擺放重物,例如吊燈、裝飾品等,以免地震時掉落砸傷人。將花瓶、相框等易碎物品放在穩固的地方,或者用防震膠固定好。抽屜和櫃子的門也要裝上鎖扣,防止地震時物品掉落。此外,也要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裡面裝有手電筒、電池、急救用品、食物、飲用水等,以便在地震發生時能夠迅速應變。

養成良好的居家安全習慣,定期檢查和維護居家物品,才能在地震發生時將傷害降到最低。千萬不要輕忽這些細節,因為這些細節往往能夠在關鍵時刻救你一命。平時做好防震準備,地震來時才能更加安心,減少不必要的財物損失人身傷害

室內裝潢與修繕:磁磚隆起、牆面龜裂如何處理?

地震後,最常見的室內裝潢問題就是磁磚隆起牆面龜裂。磁磚隆起可能是因為地震導致地基或牆面變形,擠壓到磁磚,或是因為黏著劑老化、膨脹係數不同等原因。如果只是小面積的磁磚隆起,可以請專業的泥作師傅來重新鋪設。但如果大面積的磁磚隆起,可能代表房屋結構出現問題,需要請結構技師來評估。

牆面龜裂也是地震後常見的現象。如果只是細小的表面裂縫,可以用補土或填縫劑修補。但如果出現45度角的交叉裂縫,或是裂縫寬度超過0.3毫米,就可能是結構受損的徵兆,需要特別注意。這種情況下,最好請結構技師來檢查,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結構補強。此外,也要注意牆面的油漆或壁紙是否有剝落的情況,這些都可能是牆面受潮或變形的跡象。

地震後, অনেকেই覺得修繕房屋很麻煩,但其實及早處理,才能避免問題惡化。選擇合格的裝潢公司修繕團隊,並在施工前仔細溝通,才能確保修繕品質,避免後續產生糾紛。此外,也要注意建材的選擇,選擇具有防震功能的建材,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像是使用彈性水泥或防震漆,可以減少牆面龜裂的風險。進行室內裝潢與修繕時,考量地震因素,能夠提升居住安全與舒適度,同時也能避免未來因為地震造成的重複修繕費用。

檢查項目 檢查重點 處理方式
地基 沉陷、傾斜、裂縫 請結構技師評估
樑柱 裂縫、鋼筋外露、混凝土剝落 請結構技師評估
牆面 45度角交叉裂縫、裂縫寬度超過0.3毫米 請結構技師評估
水管 漏水 關閉總水閥,請水電師傅維修
電線 短路、接觸不良、燒焦味 關閉總電源,請電氣工程師檢查
瓦斯管線 瓦斯洩漏 打開窗戶,關閉瓦斯總開關,盡速離開現場,並打電話給瓦斯公司
家具 是否固定 用L型角鐵或防倒塌固定器固定
家電 是否固定 用固定帶或防滑墊固定
磁磚 隆起 請泥作師傅重新鋪設
牆面 龜裂 細小裂縫用補土修補,嚴重裂縫請結構技師評估

❓地震後多久可以開始檢查房屋?

地震發生後,建議不要立刻進入屋內,尤其是在餘震頻繁的時候。最好等到餘震趨緩,確認周圍環境安全後再進入。進入屋內後,先簡單巡視一下,看看有沒有明顯的危險,例如樑柱斷裂、牆面傾斜等。如果發現任何危險,要立即撤離,並通知相關單位處理。如果沒有明顯的危險,就可以開始進行詳細的檢查。建議在地震後的一週內完成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處理。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在地震後的一個月內再次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細節。及早發現問題,及早處理,才能避免小問題變成大麻煩,減少不必要的修繕成本

❓如果發現房屋結構受損,該怎麼辦?

如果經過檢查,發現房屋結構受損,千萬不要自行處理,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協助。首先,可以請結構技師土木技師來進行更詳細的評估,了解房屋受損的程度和原因。技師會提供專業的修繕建議,並協助你申請相關的補助或保險理賠。接著,可以找尋合格的營造廠修繕團隊來進行修繕工程。在施工前,要仔細溝通,確認施工方式和材料,並簽訂合約,保障自己的權益。修繕過程中,也要定期監督,確保施工品質。修繕完成後,要請技師再次檢查,確認房屋的結構安全。專業的協助能夠確保修繕品質,並避免後續產生問題。

❓地震險一定要保嗎?

地震險雖然不是強制性的,但強烈建議大家投保。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地震發生的頻率非常高,一旦發生強震,房屋可能遭受嚴重的損害,甚至倒塌。如果沒有投保地震險,所有的損失都要自行承擔,這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地震險可以提供房屋因地震造成的損害的理賠,包括房屋倒塌、半倒塌、牆壁龜裂等。雖然地震險的保費不便宜,但相較於房屋的價值,這筆費用是非常值得的。此外,政府也有提供住宅地震險,保費相對較低,保障範圍也較廣。投保地震險,可以為自己的房屋多一份保障,在地震發生時能夠減輕經濟壓力,盡早恢復正常生活。除了地震險,也可以考慮加保擴大地震險,增加保障範圍,例如裝潢、家電等。

地震後的居家檢查非常重要,千萬不要輕忽。透過仔細的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避免更大的損失。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了解地震後居家檢查的重點,守護自己的家園。現在就開始檢查你的家吧!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為居家安全努力!也歡迎參考我們其他關於居家安全的相關文章,讓你更了解如何保護你的家!(內部連結至其他居家安全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