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居家健檢懶人包!牆壁裂痕、裝潢鬆動SOP一次看。

地震過後,你家是不是也搖得心慌慌?除了檢查家人是否平安,家裡的狀況更是不容忽視!別擔心,這篇地震後居家健檢懶人包,就是要教你從牆壁裂痕到裝潢鬆動,一步一步檢查,讓你的家安全有保障!不用是專家,也能輕鬆上手,快跟著我們一起來守護家園吧!

地震後牆壁裂痕怎麼辦?種類、判斷與處理一次搞懂

地震過後,最常見的就是牆壁出現裂痕。先別慌!並不是所有的裂痕都代表房子結構受損。牆壁裂痕可以簡單分為幾種:髮絲紋裂痕結構性裂痕表面裂痕。髮絲紋裂痕通常很細微,多半是油漆或水泥的自然收縮造成的,對結構影響不大。結構性裂痕通常較寬、較深,甚至可能呈現傾斜狀,這就必須特別留意,因為可能代表房屋結構受損。表面裂痕則可能是批土層或裝飾層出現問題。

如何判斷裂痕的嚴重程度呢?你可以用硬幣或尺量測裂痕的寬度,如果裂痕寬度超過0.3公分,或是裂痕不斷擴大、延伸,甚至出現漏水情況,建議盡快找專業的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進行鑑定。如果只是輕微的髮絲紋裂痕,可以用補土或矽利康填補,再重新粉刷即可。但如果是結構性裂痕,千萬不要自行處理,務必請專業人士評估並進行修繕加固,才能確保居住安全。另外,拍照記錄裂痕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作為日後修繕的參考依據。

裝潢鬆動危機!天花板、燈具、櫃子安全檢查SOP

除了牆壁,地震也容易造成裝潢鬆動。天花板燈具櫃子都是重點檢查項目。首先,檢查天花板是否有裂縫、掉落或變形的情況。輕微的裂縫可以用補土修補,但如果天花板出現大面積的掉落或變形,甚至看到鋼筋外露,就必須請專業人士處理,避免天花板整個塌下來。燈具方面,要檢查燈座是否鬆動、燈罩是否有破裂。如果燈座鬆動,可以用螺絲鎖緊;如果燈罩破裂,建議更換新的燈罩。此外,也要檢查電線是否有鬆脫或斷裂,確保用電安全。

櫃子的檢查也很重要。檢查櫃子是否傾斜、門板是否鬆脫、抽屜是否難以拉開。如果櫃子傾斜,可以用工具調整櫃腳的高度,使其恢復水平。如果門板鬆脫,可以重新鎖緊螺絲。如果抽屜難以拉開,可以用潤滑劑潤滑滑軌。另外,也要檢查櫃子裡的物品是否擺放穩固,避免地震時掉落傷人。特別是高櫃上的重物,最好用防震膠或L型固定片固定,增加穩定性。記得,安全第一!

水電管線安全巡檢:瓦斯漏氣、電線走火預防勝於治療

地震後,水電管線的安全檢查絕對不能輕忽!首先,聞聞看是否有瓦斯味,如果聞到瓦斯味,千萬不要開啟任何電器,立即打開窗戶通風,並關閉瓦斯總開關,然後撥打119或瓦斯公司電話報修。檢查瓦斯管線是否有鬆脫、彎曲或斷裂的情況,如果有任何異常,都必須請專業人士處理。電線方面,檢查插座、開關和電器是否有燒焦、冒煙或異味。如果發現電線外皮破損或裸露,應立即關閉電源,並請專業電工更換電線。

水管方面,檢查水管是否有漏水、破裂或鬆脫的情況。如果發現漏水,可以先用止水膠帶或防水膠布暫時包紮,然後盡快請水電師傅維修。此外,也要檢查馬桶、水龍頭和蓮蓬頭是否能正常使用。地震可能造成水管錯位或堵塞,影響用水功能。定期檢查並維護水電管線,可以有效預防瓦斯漏氣、電線走火和漏水等危險情況,確保居家安全。

地震防災包準備與緊急避難路線規劃,有備無患

地震過後,除了檢查房屋狀況,更重要的是準備防災包規劃緊急避難路線。防災包裡應該包含: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收音機、急救用品、哨子、保暖衣物、衛生用品、身分證件影本、現金等。建議定期檢查防災包裡的物品是否過期或需要更換,並確保所有家庭成員都知道防災包的存放位置。

緊急避難路線的規劃也很重要。事先與家人討論好地震發生時的集合地點,並規劃至少兩條以上的避難路線。避難路線應該選擇空曠、安全的場所,避開高樓、電線桿和危險建築物。平時可以實際走一遍避難路線,熟悉周遭環境,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安全地撤離。此外,也可以下載一些地震防災App,隨時掌握最新的地震資訊和避難知識。防災意識的提升,才是保障生命安全最重要的關鍵。

檢查項目 可能狀況 處理建議
牆壁裂痕 髮絲紋、結構性、表面裂痕 輕微可用補土,嚴重請結構技師鑑定
天花板 裂縫、掉落、變形 輕微可修補,嚴重請專業人士處理
燈具 鬆動、破裂、電線鬆脫 鎖緊螺絲、更換燈罩、請電工檢查
櫃子 傾斜、門板鬆脫、抽屜難開 調整櫃腳、鎖緊螺絲、潤滑滑軌
瓦斯管線 漏氣、鬆脫、彎曲、斷裂 關閉總開關、通風、撥打119或瓦斯公司
電線 燒焦、冒煙、異味、外皮破損 關閉電源、請電工更換
水管 漏水、破裂、鬆脫 暫時包紮、請水電師傅維修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一定要找結構技師嗎?

不一定!地震後的牆壁裂縫,要看裂縫的種類和嚴重程度。如果是細小的髮絲紋裂縫,通常是油漆或水泥自然收縮造成的,對結構影響不大,可以自行用補土修補。但如果裂縫寬度超過0.3公分,或是裂縫呈現傾斜狀,甚至出現漏水情況,就可能是結構性裂縫,代表房屋結構可能受損,建議盡快找專業的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進行鑑定。結構技師會使用專業儀器和技術,評估房屋結構的安全狀況,並提供修繕建議。如果裂縫不明顯,但你還是擔心,也可以考慮諮詢專業人士,尋求更安心的保障。

❓防災包應該多久檢查一次?裡面的東西要怎麼準備?

防災包建議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包括:飲用水和乾糧是否過期、藥品是否失效、電池是否需要更換。防災包裡的物品要根據家庭成員的需求進行調整。除了基本的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急救用品、哨子、保暖衣物、衛生用品、身分證件影本、現金等,還可以加入一些個人需要的物品,例如:嬰兒的奶粉、尿布,長者的藥物、助聽器,女性的衛生棉等。另外,也可以準備一些娛樂用品,例如:書籍、撲克牌,在避難時可以排遣時間,舒緩情緒。最重要的是,確保所有家庭成員都知道防災包的存放位置,並且會使用裡面的物品。

❓地震發生時,住在高樓層應該怎麼辦?

地震發生時,住在高樓層,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首先,不要慌張地往外衝,因為地震時電梯可能會停擺,而且逃生梯也可能擠滿人潮。正確的做法是:立刻躲在堅固的桌子下、樑柱旁或牆角,保護頭部和身體。如果附近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可以用枕頭或棉被保護頭部,並遠離窗戶、玻璃和懸掛物。地震停止後,要檢查周圍環境是否安全,確認沒有瓦斯洩漏、電線短路等危險情況。如果需要撤離,要走樓梯,不要搭電梯。撤離時,要戴上安全帽或用其他物品保護頭部,並攜帶防災包。抵達安全地點後,要與家人朋友聯繫,確認彼此的安全。

記住,地震後的居家健檢不只是檢查,更是為了保障你和家人的安全。花點時間,仔細檢查,有任何疑慮都尋求專業協助。現在就開始行動,讓你的家成為最安心的避風港!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也歡迎參考我們其他關於防災安全的文章,提升防災意識,讓生活更安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