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常覺得家裡永遠都收拾不完?明明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過沒幾天又被打回原形?其實,收納不是單純的把東西塞進櫃子裡,而是需要技巧和觀念的!今天,身為空間規劃師的我,就要來揭露 5 個業界不說的收納真相,讓你擺脫瞎忙,真正打造整潔舒適的家!準備好了嗎?一起來看看吧!
真相一:收納前先「斷捨離」!不用的東西再美都是阻礙
很多人收納的盲點就在於:捨不得丟東西!總覺得「以後可能會用到」、「這個很有紀念價值」…… 但事實是,一年以上沒用到的東西,未來使用的機率微乎其微。所以,在開始收納之前,請務必先進行一輪徹底的斷捨離!把那些佔據空間、卻毫無用處的物品清除掉,才能騰出更多空間,讓收納更有意義。這也是許多空間規劃師在開始規劃前一定會提醒客戶的。
怎麼判斷哪些東西該丟呢?提供幾個判斷標準:
- 一年以上沒用過: 基本上就可以考慮丟棄或捐贈了。
- 壞掉或不堪使用: 沒有維修價值,就直接丟掉吧。
- 重複性高的物品: 例如你有五件類似款式的黑色上衣,可以挑選狀況最好的幾件留下,其他的就可以考慮送人或回收。
- 讓你感到不開心或有負面情緒的物品: 這些東西留在身邊只會影響心情,果斷丟掉吧!
剛開始執行斷捨離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但請相信我,一旦你開始清理掉那些不需要的東西,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真相二:收納不是為了塞滿,而是為了方便拿取!
很多人把收納當成是「把東西塞滿」的比賽,拼命把所有東西都塞進櫃子裡,結果要用的時候卻怎麼也找不到,或是拿出來的時候把其他東西都弄亂了。其實,真正的收納是為了讓生活更便利!重點不在於塞滿多少東西,而在於是否能夠輕鬆拿取和使用。
因此,在規劃收納空間時,務必考慮到物品的使用頻率和擺放位置。常用的東西放在最容易拿取的地方,不常用的東西則可以放在較深或較高的位置。此外,也要善用收納工具,例如收納盒、層架、掛勾等,將物品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並貼上標籤,方便查找。一個好的居家收納設計,絕對會考量動線與使用習慣,讓生活更有效率。
舉例來說,廚房的調味料罐可以放在靠近爐台的層架上,方便烹飪時隨手拿取;衣櫃裡的常用衣物可以放在視線高度的抽屜或層板上,方便每天搭配;不常用的換季衣物則可以放在衣櫃的最上方或最下方。透過這樣的規劃,就能讓收納空間更具功能性,也能讓生活更輕鬆。
真相三:收納也要有彈性!隨著生活變化調整收納方式
收納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習慣、家庭成員、甚至季節都會發生變化,收納方式也需要跟著調整。如果一成不變地維持原來的收納方式,很快就會發現空間不夠用,或是東西不好找了。所以,收納需要保持彈性,定期檢視和調整。
例如,當孩子長大,玩具和書籍變多時,就需要重新規劃兒童房的收納空間,增加收納櫃或層架;當季節變換時,就需要將換季衣物整理好,收納到不常用的地方,並將當季衣物放到容易拿取的位置。甚至,當你養成新的興趣或購買新的物品時,也需要重新評估現有的收納空間,看看是否需要調整或新增收納工具。
除了定期檢視之外,也要養成隨手整理的習慣。用完的東西隨手放回原位,保持空間的整潔。這樣不僅可以避免東西越堆越多,也能讓收納空間更容易維持。
真相四:收納不是省錢的藉口!投資好的收納工具更有效率
很多人覺得收納就是隨便找幾個紙箱或塑膠袋把東西塞起來就好,但事實是,好的收納工具可以大大提升收納效率和美觀度。投資好的收納工具,不僅可以讓空間更整齊,也能讓物品更容易保存和拿取,從長遠來看,其實更省錢。
市面上的收納工具琳瑯滿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呢?首先,要考慮到收納物品的種類和數量。例如,收納衣物可以使用衣物收納箱、抽屜收納盒、掛衣袋等;收納書籍可以使用書架、收納櫃等;收納雜物可以使用收納籃、收納盒等。其次,要考慮到收納空間的大小和風格。例如,小空間可以選擇壁掛式或可折疊的收納工具;簡約風格的空間可以選擇素色或透明的收納工具。
以下提供一些常見的收納工具及其優缺點,供大家參考:
收納工具 | 優點 | 缺點 | 適用對象 |
---|---|---|---|
收納箱 | 防塵、防潮、可堆疊 | 佔空間、不易看到內容物 | 收納換季衣物、書籍、雜物 |
抽屜收納盒 | 分類清楚、方便拿取 | 價格較高 | 收納內衣褲、襪子、飾品 |
收納籃 | 透氣、美觀 | 容易積灰塵 | 收納玩具、書籍、毛巾 |
層架 | 增加收納空間、展示物品 | 容易堆積雜物 | 收納書籍、裝飾品、廚房用品 |
選擇好的收納工具,不僅可以讓空間更整齊,也能讓生活更便利!
真相五:收納不是一個人的事!全家一起參與更有動力
很多人覺得收納是媽媽或某個人的責任,但事實是,收納是全家的事情!如果只有一個人負責收納,很容易感到疲憊和沮喪,而且其他人也容易不配合,讓收納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鼓勵全家一起參與收納,不僅可以分擔責任,也能讓大家更了解收納的重要性,共同維護整潔的居家環境。
如何讓全家一起參與收納呢?首先,可以和家人一起討論收納目標和原則,例如,哪些東西需要收納、如何分類、放在哪裡等。其次,可以分工合作,讓每個人負責不同的收納區域或項目。例如,孩子可以負責整理自己的玩具和書籍,爸爸可以負責整理書房和工具間,媽媽可以負責整理廚房和衣櫃。此外,可以將收納變成有趣的活動,例如,玩收納遊戲、舉辦收納比賽等,增加大家的參與度。
最重要的是,要給予家人肯定和鼓勵!當他們完成收納任務時,要及時給予讚美和感謝,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和被認可。透過全家一起參與,不僅可以讓收納更有效率,也能增進家人之間的感情,共同打造舒適的家。
❓常見問題FAQ
收納總是做不好,是不是因為我天生就沒有收納天賦?
並不是喔!收納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技能,就像學開車、學烹飪一樣。沒有人天生就會收納,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觀念,並持之以恆地練習,一定可以把家裡整理得井井有條。先從簡單的區域開始,例如書桌或化妝台,慢慢建立成就感。可以參考一些收納技巧的書籍或影片,或是請教專業的空間規劃師,學習更有效率的收納方法。
斷捨離的時候,看到很多舊東西,總是捨不得丟,怎麼辦?
這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在斷捨離的時候,可以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這個東西我一年內有使用過嗎?如果沒有,我未來會用到它的機率有多高?這個東西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就可以考慮丟棄或捐贈了。如果真的捨不得丟,可以先把它收納到一個不常用的地方,例如儲藏室或頂樓,設定一個期限,例如半年或一年,如果在這段時間內都沒有用到,就果斷丟掉吧。也可以試著拍照留念,把實體物品換成數位回憶,減輕丟棄的罪惡感。
家裡空間太小,東西又太多,怎麼收納才好?
小空間更需要收納技巧!首先,要善用垂直空間,例如使用層架、掛勾、壁掛式收納盒等,將物品向上堆疊。其次,要選擇多功能家具,例如可以收納的床、沙發、茶几等,增加收納空間。此外,要定期整理和丟棄不必要的物品,避免東西越堆越多。最後,可以考慮尋求專業的空間規劃師的協助,他們可以根據你的空間和需求,量身打造最適合你的收納方案。記得,善用每一寸空間,小宅也能變身舒適窩。
看完以上 5 個收納真相,是不是對收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別再只是盲目地整理了,掌握正確的觀念和方法,才能真正擺脫雜亂,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現在就開始行動,從一個小角落開始,慢慢改變你的收納習慣吧!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別忘了分享給你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收納心得或遇到的問題。想要了解更多居家收納的技巧,可以參考這篇我之前寫的文章:「小空間大利用! 10 個超實用收納技巧」(內部連結)。另外,推薦大家可以參考 MUJI 無印良品的收納系列產品,簡約又實用:MUJI 台灣官網(外部連結,推薦原因:MUJI 收納產品設計簡約且品質優良,有助於打造整潔的居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