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後我家變廢墟?3招居家防震設計術🏠

*   地震後我家變廢墟?3招居家防震設計術🏠

各位朋友們,還記得上次地震時的驚恐嗎?看著家中物品東倒西歪,甚至牆面出現裂痕,真的讓人心驚膽跳!地震頻繁的台灣,居家防震絕對是不可忽視的課題。別擔心,今天就來教大家3招超實用的居家防震設計術,讓你輕鬆打造安全又舒適的家,就算地震來襲也能安心許多!

1. 家具固定術:穩固你的家,避免倒塌危機

地震發生時,最常見的危險就是家具倒塌。想想看,高聳的書櫃、笨重的電視櫃如果傾倒,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家具固定絕對是居家防震的第一步。但要怎麼固定才有效呢?

首先,針對大型家具,例如書櫃、衣櫃、電視櫃等,可以使用L型金屬固定片,將家具牢牢地固定在牆面上。記得選擇耐震度高的五金配件,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喔!另外,也要注意牆面的材質,如果是空心磚牆,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膨脹螺絲,才能確保固定效果。除了固定在牆面,也可以考慮將家具底部與地面固定,增加穩定性。

除了L型固定片,還有其他選擇嗎?當然有!市面上也有販售許多防震膠條或防滑墊,可以黏貼在家具底部,增加摩擦力,減少家具滑動的風險。這種方法適合較輕型的家具,例如矮櫃、茶几等。另外,針對容易滾動的物品,例如盆栽、裝飾品,可以使用防震膠黏貼在底座上,防止它們滾落。

提醒大家,固定家具時,一定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按照指示正確安裝。如果對自己的DIY能力沒有信心,也可以請專業人士協助。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隨便固定,反而造成更大的安全隱患喔!此外,定期檢查固定狀況也很重要,確保固定片沒有鬆動、膠條沒有失效。

2. 收納技巧:聰明收納,降低物品掉落風險

除了固定家具,良好的收納習慣也能有效降低地震時物品掉落的風險。想想看,如果櫃子上堆滿雜物,地震一來,就像下雨一樣砸下來,非常危險!所以,居家防震的第二步就是要學習聰明收納。

收納時,要遵循「上輕下重」的原則。將較重的物品放在櫃子下方或抽屜裡,較輕的物品則放在櫃子上層。這樣可以降低櫃子重心不穩的風險,也能減少高處物品掉落的機率。另外,也要避免在櫃子上方堆放過多的物品,以免重心不穩。

針對容易掉落的物品,例如玻璃製品、陶瓷器皿等,可以使用泡棉、氣泡紙等緩衝材料包裝,再放入收納盒或櫃子裡。這樣可以保護物品,也能降低掉落時的損壞程度。此外,也可以考慮使用附有鎖扣的收納盒,防止地震時物品散落。

另外,開放式的層架雖然美觀,但在地震時卻非常危險。如果可以,盡量選擇有門片的櫃子,或者在層架上加裝防護桿,防止物品掉落。針對書籍,可以使用書擋固定,防止書籍傾倒。總之,收納的原則就是要盡量減少物品掉落的可能性,讓家裡更加安全。

地震收納安全檢查表
項目 安全措施 注意事項
大型家具 L型固定片、防震膠條 確認牆面材質,定期檢查
易碎物品 緩衝材料包裝、附鎖扣收納盒 避免放置高處
開放式層架 加裝防護桿 減少堆放物品
書籍 使用書擋固定 避免過度傾斜

3. 緊急避難包:準備萬全,應對突發狀況

除了家具固定和收納,準備一個完善的緊急避難包也是非常重要的。地震發生時,我們可能需要立即撤離到安全的地方,這時候緊急避難包就能派上用場。那麼,緊急避難包裡應該準備些什麼呢?

首先,最重要的當然是飲用水和食物。建議準備至少三天的份量,選擇保質期較長的食品,例如罐頭、餅乾、真空包裝食品等。飲用水則可以使用瓶裝水或水袋。另外,也要準備一些急救用品,例如紗布、繃帶、優碘、OK繃、止痛藥等。如果有慢性疾病,記得攜帶足夠的藥物。

除了水和食物,照明設備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準備手電筒或頭燈,並確認電池電力充足。另外,也要準備一個哨子,以便在需要救援時發出求救信號。如果有行動電源,也可以帶上,以便在緊急情況下為手機充電。

此外,也別忘了準備一些個人用品,例如毛巾、牙刷、牙膏、衛生紙等。如果家中有嬰幼兒或年長者,也要準備他們需要的特殊用品,例如奶粉、尿布、成人紙尿褲等。最後,記得在緊急避難包裡放一份重要的文件影本,例如身分證、健保卡、存摺等,以便在需要時使用。

準備好緊急避難包後,要將它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例如玄關、客廳等。並且要定期檢查包裡面的物品,確保食品沒有過期、電池沒有耗盡。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並根據季節變化調整包裡面的物品。例如,冬天可以多準備一些保暖衣物,夏天則可以多準備一些防蚊液。

❓常見問題FAQ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該怎麼辦?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是很常見的現象,但裂縫的大小和位置會影響處理方式。如果只是細小的髮絲紋裂縫,通常不影響結構安全,可以用填縫劑修補即可。但如果裂縫較大,甚至出現位移,就可能涉及結構安全問題,建議盡快請專業的結構技師或土木技師評估,並進行必要的補強或修繕。切記不要自行處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害。另外,也要注意觀察裂縫是否持續擴大,如果發現有擴大趨勢,更要立即尋求專業協助。即使是小裂縫,也建議拍照記錄,以便後續追蹤。

住在高樓層,地震時應該往哪裡跑?

住在高樓層,地震時貿然往外跑反而更危險。最好的做法是保持冷靜,尋找一個安全的避難空間。例如,可以躲在堅固的桌子底下,或者躲在柱子旁邊。遠離窗戶、玻璃、吊燈等容易掉落的物品。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關閉瓦斯和電源總開關,防止二次災害發生。地震停止後,再評估是否需要撤離。撤離時,盡量走樓梯,避免搭乘電梯,以免被困在電梯裡。如果發現有人員受困或受傷,應立即撥打119求救。

防震家具很貴嗎?有哪些平價的替代方案?

防震家具的價格確實比一般家具高一些,但為了安全,還是建議盡量選購符合防震標準的家具。如果預算有限,可以考慮一些平價的替代方案。例如,可以使用L型固定片將現有的家具固定在牆面上,這是一種經濟實惠且有效的防震方法。另外,也可以利用舊衣物、報紙等填充物,塞在櫃子或抽屜裡,減少物品滑動的空間。此外,網路上也有許多DIY防震教學,可以參考這些方法,自己動手改造家具。重點是要發揮創意,利用身邊的資源,打造一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記得定期檢查和維護這些防震措施,才能確保它們的有效性。

打造安心家園,從居家防震開始!

看完今天的文章,是不是對居家防震更有概念了呢?別再猶豫了,趕快行動起來,從固定家具、聰明收納、準備緊急避難包開始,一步一步打造一個安全又舒適的家吧!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更多人了解居家防震的重要性。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防震經驗或疑問。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資訊網(https://www.nfa.gov.tw/),裡面有更詳細的防災知識和應變措施。讓我們一起為台灣的地震防災盡一份心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