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必看!居家安全設計你做了嗎?

地震後必看!居家安全設計你做了嗎?

你是否也曾在地震發生時,心驚膽跳地抱著頭,祈禱一切趕快結束?地震過後,除了檢查家中物品是否損壞,更重要的是檢視你的居家安全設計是否足夠!別等到下一次天搖地動,才後悔沒有事先做好準備。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地震後該如何檢查、加強你的居家安全防護,讓你和家人住得更安心。

地震後的房屋健檢:從裡到外,仔細檢查每個角落

地震過後,第一時間的檢查非常重要。別只看到表面的凌亂,更要深入檢查房屋結構是否受到影響。首先,從房屋外觀開始,看看是否有裂縫、牆面剝落,甚至是傾斜的狀況。尤其要注意樑柱等主要結構,這些地方的損傷可能影響房屋的整體安全。如果發現任何異常,務必請專業的結構技師進行評估,千萬不要輕忽。

接著,進入室內,檢查牆面、天花板和地板。仔細觀察是否有新增的裂縫,特別是門窗邊緣、樑柱交接處等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地方。如果裂縫很細微,可以用膠帶標記起來,觀察幾天是否有擴大的趨勢。此外,也要檢查水管、瓦斯管線是否漏水或漏氣,電線是否有外露或破損,這些都可能造成二次災害。 居家安全檢查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你的財產,更是為了守護你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建議定期進行居家安全健檢,防患於未然。

除了結構性的檢查,也要注意非結構性的安全問題。例如,高櫃、書櫃等大型家具是否穩固,是否有傾倒的風險?懸掛的燈具、畫作是否牢固,會不會因為地震而掉落?這些看似小問題,卻可能在地震發生時造成嚴重的傷害。務必將這些家具固定好,並移除可能掉落的物品,確保居家環境的安全。

打造安全的避難空間:黃金三角真的有用嗎?

地震發生時,找到一個安全的避難空間至關重要。很多人會想到「黃金三角」,也就是在倒塌物體旁形成的安全空間。但事實上,黃金三角的理論在真實地震中是否有效,一直存在爭議。更可靠的做法是,選擇一個堅固的家具旁(例如:厚重的桌子或床邊),或是在室內相對空曠、沒有雜物的角落,保護頭部和頸部,等待地震停止。

在家中,你可以事先規劃幾個避難點,並教導家人在地震發生時迅速移動到這些安全區域。同時,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裡面放置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急救用品、哨子、以及重要文件影本等。將緊急避難包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以便在地震發生時快速取用。更重要的是,定期檢查避難包裡的物品,確保食物和飲用水沒有過期,電池還有電量。

除了室內避難空間,也要考慮戶外避難場所。事先了解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位置,例如:公園、學校、空曠的廣場等。在地震發生後,如果房屋受損嚴重,無法繼續居住,就可以前往這些避難場所尋求協助。可以事先與家人約定一個集合地點,萬一地震發生時走散,可以在約定地點會合。

避難準備項目 詳細內容 注意事項
緊急避難包 飲用水、乾糧、手電筒、急救用品、哨子、重要文件影本、保暖衣物、衛生用品 定期檢查內容物是否過期或損壞,並定期更新。
室內避難點 堅固的家具旁、室內空曠角落 避開窗戶、懸掛物、以及容易倒塌的家具。
戶外避難場所 公園、學校、空曠廣場 事先了解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位置,並與家人約定集合地點。
家庭防災計畫 地震發生時的應變措施、聯絡方式、集合地點、以及資源分配 定期演練,確保每位家庭成員都清楚了解計畫內容。

家具固定與防護:小動作,大保障

地震時,家具傾倒往往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家具的固定與防護,是提升居家安全的重要環節。首先,針對高櫃、書櫃等大型家具,可以使用L型金屬固定片,將家具固定在牆面上。固定時要注意牆面的材質,選擇適合的螺絲和工具,確保固定效果良好。如果牆面是空心的,可以使用壁虎螺絲或膨脹螺絲,增加固定強度。

除了固定,也可以使用防滑墊、止滑膠帶等工具,防止家具滑動。特別是電視、電腦等貴重物品,更要做好防滑措施,避免因為地震而摔落損壞。另外,也可以在家具的尖銳邊角貼上防撞條,減少碰撞造成的傷害。家中有小孩或老人,更要特別注意這些細節,營造更安全的居家環境。

除了家具本身,也要注意家具的擺放位置。避免將家具擺放在門口、走道等通道上,以免阻礙逃生路線。同時,也要避免將重物放置在高處,以免地震時掉落砸傷人。定期檢查家具的固定情況,如果發現鬆動或損壞,要及時修復或更換。這些看似簡單的小動作,卻能在關鍵時刻發揮巨大的作用,保護你和家人的安全。可以參考內政部消防署的防災資訊,獲取更多實用的防災知識。(推薦原因:內政部消防署為政府防災權威機構,資訊具備高度可信度。)

強化結構安全:老屋拉皮、結構補強

如果你的房子是老屋,或者經過地震後發現結構受損,就應該考慮進行結構補強。結構補強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鋼板補強、碳纖維補強、灌漿補強等。選擇哪種補強方式,需要根據房屋的具體情況、以及專業結構技師的評估來決定。結構補強可以有效提升房屋的耐震能力,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

除了結構補強,老屋拉皮也是提升房屋安全性的方法之一。老屋拉皮可以改善房屋的外觀,同時也可以修補牆面的裂縫,防止雨水滲入,保護房屋結構。在進行老屋拉皮時,可以同時考慮加強外牆的保溫隔熱性能,提升居住的舒適度。不過,老屋拉皮的費用相對較高,需要仔細評估預算和效益。

無論是結構補強還是老屋拉皮,都需要尋找專業的營造廠或建築師來進行。在選擇廠商時,要確認其是否具備相關的執照和經驗,並要求其提供詳細的施工計畫和保固條款。同時,也要向政府申請相關的補助,減輕經濟負擔。透過結構補強和老屋拉皮,可以讓你的房子更加堅固耐用,即使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也能更加安心。

❓地震後,房子牆壁出現裂縫,該怎麼辦?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是很常見的情況,但裂縫的嚴重程度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如果裂縫很細微,像頭髮絲一樣,而且沒有擴大的趨勢,通常是牆面粉刷層的裂縫,對結構安全沒有太大影響,可以用補土或填縫劑進行修補。但如果裂縫較大、較深,甚至貫穿牆壁,或者出現傾斜、錯位的狀況,就可能表示房屋結構受到損害,必須立即請專業的結構技師進行評估。技師會檢查房屋的整體結構,判斷裂縫是否影響房屋的安全性,並提出相應的修補建議。千萬不要自行修補,以免延誤處理時機,造成更大的損失。結構技師的評估報告是後續處理的重要依據,務必妥善保存。

❓緊急避難包裡,除了食物和水,還應該放些什麼?

緊急避難包除了必備的食物和水,還應該準備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急救用品。例如:手電筒、電池、哨子、收音機、急救毯、保暖衣物、衛生紙、濕紙巾、毛巾、牙刷、牙膏、肥皂、以及個人藥品等。如果家中有嬰幼兒或老人,還要額外準備奶粉、尿布、以及老人家的特殊藥品。此外,重要證件的影本(例如:身分證、健保卡、存摺、保險單等)也應該放入避難包中,以便在需要時使用。可以將現金放在避難包裡,以備不時之需。最重要的是,定期檢查避難包裡的物品,確保食物和飲用水沒有過期,電池還有電量,藥品沒有失效。一個準備完善的緊急避難包,可以在地震發生時提供重要的支持,幫助你和家人度過難關。

❓我家是公寓大樓,地震後該如何檢查公共區域的安全?

公寓大樓的公共區域,包括樓梯間、電梯、走廊、以及地下室等,這些地方的安全同樣重要。地震後,首先要檢查樓梯間是否有裂縫、扶手是否牢固,以及照明是否正常。如果樓梯間受損嚴重,可能會影響逃生,需要及時修復。電梯是地震時非常危險的地方,地震後要請專業人員檢查電梯的安全性,確認沒有故障才能使用。走廊和地下室也要檢查是否有裂縫、漏水、以及物品掉落的情況。公寓大樓的管理委員會應該定期檢查公共區域的安全,並制定地震後的應變計畫。住戶也應該共同維護公共區域的安全,發現問題及時向管理委員會反映。確保公共區域的安全,才能保障所有住戶的生命安全。

立即行動,守護你的家!

地震雖然無法預測,但我們可以透過事先的準備,降低地震造成的傷害。現在就開始檢查你的居家安全,加強家具的固定與防護,準備緊急避難包,並了解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如果你的房子是老屋,或者經過地震後發現結構受損,更要考慮進行結構補強或老屋拉皮。別等到下一次天搖地動,才後悔沒有及時採取行動。立即行動,守護你的家,讓家人住得更安心!歡迎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了解地震後的居家安全的重要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