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位處地震帶,頻繁的地震讓人心惶惶。地震過後,除了檢查房屋結構,更別忽略了居家環境的安全。你是否也擔心,地震後家裡一片狼藉,心愛的擺設摔得粉碎?別怕!這篇文章將教你如何進行地震後的居家健檢,並從軟裝擺設的角度出發,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空間,讓你在下一次地震來臨時,能更安心!
地震後第一時間:居家安全快速檢查
地震發生後,先別急著整理。第一時間最重要的,是確認自身和家人的安全。確認安全後,再進行以下居家安全檢查:
- 瓦斯與電力:檢查瓦斯管線是否洩漏,關閉瓦斯總閥。檢查電線是否有破損,避免觸電。
- 房屋結構:觀察牆面、樑柱是否有裂痕或傾斜。若有明顯損傷,請盡速尋求專業結構技師協助。
- 家具擺設:檢查是否有傾倒或掉落的家具,小心移動或移除。特別注意高處的物品,例如書櫃、吊燈等。
- 玻璃與窗戶:檢查玻璃是否有裂痕,避免碎片掉落。若有破損,先用膠帶固定。
初步檢查完成後,拍照記錄受損情況,以便後續申請保險或修繕。記住,安全第一!不要貿然進入危險區域。
軟裝防災術:打造安全的居家環境
除了硬體結構,軟裝擺設也是影響居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透過一些小技巧,就能有效降低地震帶來的風險。
- 固定大型家具:書櫃、衣櫃等大型家具,務必使用L型固定架或防傾倒裝置,將其牢牢固定在牆面上。尤其是家中有小孩或寵物的,更要特別注意。
- 矮櫃取代高櫃:盡量選擇矮櫃或抽屜櫃,降低重心,減少傾倒的機率。若必須使用高櫃,盡可能將重物放置在下方。
- 善用防滑墊:在容易滑動的地毯、盆栽下方,鋪設防滑墊,增加摩擦力,防止滑動或傾倒。
- 吊掛物品:照片、畫作等吊掛物品,使用較粗的鋼絲或繩索,並確認掛鉤是否牢固。
- 易碎物品:將易碎物品,如玻璃藝品、瓷器等,放置在不易碰觸到的地方,或使用防震墊、泡棉等保護。
- 照明設備:選擇耐震的燈具,並確認安裝牢固。也可以準備緊急照明設備,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也要留意逃生動線的暢通。避免在走道上堆放雜物,確保地震發生時能夠迅速逃生。定期檢查並更新防災包,內容包含飲用水、乾糧、急救用品、手電筒、哨子等。
精選地震適用軟裝好物推薦
市面上也有許多針對地震設計的軟裝好物,可以有效提升居家安全。
產品名稱 | 產品功能 | 推薦原因 | 參考價格 |
---|---|---|---|
家具防傾倒固定帶 | 固定家具,防止傾倒 | 安裝簡單,適用於各種大型家具 | $200 – $500 |
防震墊/防震膠 | 減少物品滑動,降低震動 | 適用於盆栽、擺飾等小型物品 | $100 – $300 |
L型固定架 | 將家具固定在牆面上 | 承重力強,適用於書櫃、衣櫃 | $300 – $800 |
緊急照明手電筒 | 提供照明,方便逃生 | 具備長效電力,可應急使用 | $500 – $1000 |
防震玻璃貼膜 | 防止玻璃破碎飛濺 | 有效降低玻璃傷人的風險 | $800 – $1500 (依尺寸) |
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地震適用軟裝,為居家安全多一份保障。也別忘了定期檢查這些物品的狀況,確保其功能正常。
地震風險評估與居家空間規劃
不同的房屋結構和地質條件,面臨的地震風險也不同。了解自家房屋的結構特性,以及所在地區的地震風險,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居家空間規劃。
- 房屋結構:磚造房屋的耐震能力較差,應特別注意牆面的補強。鋼筋混凝土房屋的耐震能力較佳,但仍需定期檢查。
- 地質條件:土壤鬆軟的地區,地震時容易發生土壤液化,應避免將重物放置在高處。
- 空間配置:將臥室、客廳等主要活動空間,設置在較為安全的區域。避免在樑柱下方或窗戶旁邊擺放床鋪或沙發。
- 專家諮詢:若對房屋結構安全有疑慮,建議尋求專業結構技師的協助,進行更詳細的評估和建議。
透過地震風險評估,了解潛在的風險,並針對居家空間進行調整,就能有效提升居住安全。同時,也要定期與家人進行防災演練,熟悉逃生路線和應變措施。
❓常見問題FAQ
地震後家具倒塌,壓傷了家人,可以申請理賠嗎?
這取決於您是否有投保相關的地震險或意外險。一般住宅地震基本險主要保障房屋因地震造成的全損或半損,不包含因家具倒塌造成的意外傷害。若您有投保意外險,則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建議您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保障範圍和理賠方式。平時除了保險之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家具固定,從源頭降低風險,才能真正保障家人的安全。
租屋族也能做地震防災嗎?有哪些建議?
即使是租屋族,也能為自己的安全盡一份心力。由於無法變更房屋結構,可以從軟裝擺設著手。例如,使用防傾倒裝置固定書櫃、衣櫃等大型家具。將易碎物品放置在不易碰觸到的地方,或使用防震墊保護。此外,務必確認逃生路線的暢通,並準備好緊急避難包。與房東溝通,了解房屋結構安全,若有疑慮,可以拍照記錄,作為日後求償的依據。雖然是租屋,但安全絕對不能妥協!
地震防災包應該準備哪些東西?多久需要檢查更新一次?
地震防災包是地震發生時的救命稻草,內容務必齊全。建議準備:飲用水(每人至少3公升)、乾糧(餅乾、巧克力等)、急救用品、手電筒、哨子、保暖衣物、收音機、行動電源、重要證件影本、現金等。防災包應放置在隨手可得的地方,例如玄關或床邊。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更新過期食品和藥品,確保物品的堪用性。定期的檢查與更新,才能讓防災包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地震防災不只是口號,而是需要落實到生活中的實際行動。現在就開始檢查你的居家環境,並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吧!
🏠立即行動:檢視家中軟裝擺設,加強固定,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空間!也歡迎分享這篇文章給你的親朋好友,一起提升防災意識!想了解更多防災知識,歡迎參考 內政部消防署防災知識專區(權威機構,提供專業防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