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後居家安全檢查!掌握黃金72小時,裝潢防護必看!

地震後居家安全檢查!掌握黃金72小時,裝潢防護必看!

地震過後,家裡東倒西歪,心裡也七上八下?別慌!除了確認家人安全,震後第一時間的居家安全檢查也非常重要。這篇文章將帶你掌握黃金72小時,從結構安全到裝潢細節,一步步檢查,守護你和家人的安全。別讓地震後的餘波,造成更大的傷害!一起來看看震後居家安全檢查的重點吧!

地震後第一步:房屋結構安全總體檢

地震過後,房屋的結構安全是首要關心的重點。 千萬別急著整理家務,先從房屋外觀開始檢查,看看是否有明顯的房屋結構損壞,像是牆面出現大面積龜裂、樑柱有明顯裂痕或傾斜、地基沉陷等。這些都可能是結構受損的警訊。如果發現任何異狀,務必盡快請專業的結構技師建築師到場評估,千萬不要自行判斷。如果房屋出現嚴重結構性損傷,例如鋼筋外露、混凝土剝落嚴重,應立即撤離,並尋求專業協助,暫時不要居住。 此外,也要檢查房屋周圍的環境,是否有山坡滑動、地層下陷的風險。特別是住在山區或地質不穩定的地區,更要提高警覺。

除了外觀檢查,內部也要仔細巡視。注意牆壁、天花板、地板是否有新的裂縫、位移或變形。檢查門窗是否能正常開關,如果門窗變形卡住,可能代表房屋結構已經受到影響。 另外,也要檢查水、電、瓦斯管線是否安全。聞到瓦斯味、看到漏水、或是電線裸露,都要立即處理。瓦斯漏氣時,應立即關閉總開關,打開門窗通風,並撥打119求助。電線裸露則要避免觸碰,並請專業水電工來處理。 檢查時最好準備手電筒、相機,方便照亮陰暗處,並記錄下所有損壞情況,以便日後維修或申請補助。

裝潢防護:降低二次傷害風險

地震除了會造成房屋結構受損,也可能讓裝潢出現鬆脫、掉落的情況,造成二次傷害。裝潢防護可不能輕忽! 首先,檢查天花板、燈具、吊扇等懸掛物是否牢固。如果發現鬆動,應立即加固或拆除。特別是水晶燈、大型吊燈等重量較重的燈具,更要仔細檢查。 其次,檢查櫃子、層架、書架等家具是否穩固。地震時,這些家具很容易傾倒,造成人員受傷。可以使用L型固定器、防倒塌五金等工具,將家具固定在牆上。如果家中有大型魚缸,也要確保魚缸的底座穩固,並在魚缸周圍鋪設防撞墊,避免地震時魚缸破裂,造成水災。

此外,也要注意玻璃製品的安全。地震時,玻璃很容易破碎,造成割傷。可以在玻璃窗戶上貼上防爆膜,防止玻璃飛濺。家中如果有玻璃展示櫃、玻璃茶几等,也應盡可能更換成安全玻璃或壓克力材質。 另外,也要檢查電器用品是否安全。地震時,電器用品可能會掉落、傾倒,造成觸電或火災。應將電器用品擺放在穩固的地方,並使用電線固定器,防止電線纏繞或拉扯。地震後,也要檢查電器用品是否有損壞,如果發現電線破損、插頭鬆動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請專業人員維修。

黃金72小時:緊急應變與物資準備

地震後的黃金72小時是救援的關鍵時刻。除了確認居家安全,準備緊急應變措施和防災物資也很重要。 首先,準備一個緊急避難包,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避難包中應包含:飲用水、乾糧、急救用品、手電筒、收音機、哨子、毛毯、保暖衣物、重要文件影本、現金等。 飲用水的儲備量,建議每人每天至少3公升,乾糧則以高熱量、易保存的食物為主,例如:餅乾、罐頭、巧克力等。急救用品則應包含:紗布、繃帶、優碘、止痛藥、OK繃等。

除了避難包,也要熟悉避難路線避難場所。事先了解住家附近的避難場所位置,並與家人演練避難路線。地震發生時,應保持冷靜,遵循避難原則:趴下、掩護、穩住。遠離窗戶、玻璃、吊燈等危險物品,並保護頭部。地震停止後,應盡快前往避難場所。 另外,也要學習基本的急救知識,例如:CPR、止血、包紮等。地震發生時,可能會有人員受傷,掌握急救知識,可以幫助自己和他人。 可以參加紅十字會、消防隊等機構舉辦的急救課程,提升應變能力。 此外,也要定期檢查防災物資,確保物資沒有過期或損壞。例如:飲用水的保存期限、乾糧的有效期限、電池的電力等。 定期更新防災物資,才能在緊急時刻派上用場。

長期防護:裝潢建材的選擇與加固

除了地震後的應變措施,平時的裝潢建材選擇和房屋加固也很重要,可以提升房屋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 在裝潢時,應盡量選擇輕質、防火、耐震的建材。例如:輕鋼架天花板、矽酸鈣板隔間、木質地板等。這些建材重量較輕,即使掉落也不容易造成嚴重傷害。 此外,也要注意建材的防火性能。地震後容易發生火災,選擇防火建材可以延緩火勢蔓延,爭取逃生時間。 在房屋加固方面,可以考慮進行結構補強。例如:增設剪力牆、樑柱補強、地基加固等。結構補強可以提升房屋的整體抗震能力。 結構補強需要專業的結構技師進行評估和設計,並由專業的施工團隊執行。 此外,也可以考慮安裝制震器隔震墊。制震器可以吸收地震能量,減少房屋的搖晃程度。隔震墊則可以將房屋與地面隔開,減少地震的傳遞。

選擇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家具也很重要。例如:矮櫃、矮書架等。這些家具重心較低,不易傾倒。 此外,也要注意家具的固定方式。可以使用L型固定器、防倒塌五金等工具,將家具固定在牆上。特別是高櫃、書架等大型家具,更要加強固定。 地震頻繁的地區,可以考慮投保地震險。地震險可以保障房屋因地震造成的損失,減輕經濟負擔。 選擇地震險時,應仔細閱讀保單條款,了解保障範圍和理賠方式。

檢查項目 檢查重點 建議措施
房屋結構 牆面裂縫、樑柱傾斜、地基沉陷 請結構技師或建築師評估,必要時撤離
裝潢 天花板、燈具、櫃子、玻璃 加固、拆除、更換安全材質
水電瓦斯 漏水、漏電、瓦斯味 關閉總開關,請專業人員處理
防災物資 飲用水、乾糧、急救用品 定期檢查、更新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需要馬上找人修補嗎?

地震後牆壁出現裂縫是常見的現象,但並非所有裂縫都需要立即修補。 首先要判斷裂縫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如果裂縫是細小的髮絲紋,且沒有明顯的位移,通常是表面裝飾層的裂縫,可以暫時觀察。 但如果裂縫較寬、較深,甚至出現錯位、鋼筋外露等情況,則可能是結構性裂縫,需要立即請專業的結構技師建築師到場評估。 結構性裂縫代表房屋結構已經受到損害,需要盡快進行修補,以避免房屋倒塌的危險。 即使是表面裂縫,如果數量較多、面積較大,也可能影響房屋的美觀和防水性能,建議盡早處理。 修補裂縫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填補、灌漿、貼網等。選擇哪種方法,需要根據裂縫的類型和嚴重程度來決定。

地震後,瓦斯漏氣怎麼辦?

地震後最怕的就是瓦斯漏氣,處理不當可能引發火災或爆炸。 一旦聞到瓦斯味,千萬不要慌張,更不要使用打火機、電器等可能產生火花的物品。 首先,立即打開門窗,保持空氣流通,降低瓦斯濃度。 接著,輕輕關閉瓦斯總開關,切斷瓦斯來源。 如果找不到總開關,或是無法靠近,可以撥打119求助,請消防人員協助處理。 關閉瓦斯總開關後,不要立即啟動電器,以免產生火花。 等待瓦斯味散去後,再請瓦斯公司派人檢查,確認管線沒有損壞,才能恢復使用。 檢查時,要注意瓦斯管線是否有鬆脫、斷裂、變形等情況。 如果發現任何異狀,應立即更換管線。

住在高樓層,地震時該往外跑嗎?

地震發生時,住在高樓層的人,往往會感到更加恐慌。 很多人會想往外跑,但其實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地震發生時,電梯可能會停電,樓梯也可能因搖晃而難以行走。 貿然往外跑,反而容易發生危險。 最好的做法是待在室內,尋找安全的避難場所。 可以躲在堅固的桌子下、牆角邊,或是有支撐力的柱子旁。 遠離窗戶、玻璃、吊燈等危險物品,並保護頭部。 地震停止後,再評估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撤離。 如果房屋結構沒有明顯損壞,可以留在室內等待救援。 但如果房屋出現嚴重裂縫、傾斜等情況,則應立即撤離,前往避難場所。 撤離時,要攜帶緊急避難包,並注意安全,避免被掉落物砸傷。

地震無情,但我們可以做好準備,守護家園與家人。記住,震後居家安全檢查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在地震後,能更快速、更有效地進行安全檢查,確保居家安全。 掌握地震防災知識,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冷靜應對,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現在就拿起手機,將這篇文章分享給親朋好友,讓更多人了解震後安全的重要性!也歡迎到我們的網站上,查看更多防災知識相關文章! (外部連結:前往防災知識網站,了解更多防災資訊。)

返回頂端